「花甲背包客」3年走46國 找到2次初戀的感覺
花甲背包客
/ 那些年我们走过的爱情
北京花甲背包客 賣掉房子遊世界
三年來,「花甲背包客」張廣柱夫妻已經遊遍歐洲、北美、南美等數十個國家,圖為今年兩老攝於南非厄加勒斯角燈塔,這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相會處的燈塔。(取材自東方早報)
東方早報報導,《80天環遊地球》是19世紀法國作家凡爾納的一部著名小說,小說的主人翁英國紳士福克與朋友打賭兩萬英鎊,要在80天內環遊地球一周回到倫敦。在旅程中,他利用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:輪船、火車、馬車、遊艇、商船、雪橇和大象;他穿越了紅海、印度洋,橫渡了太平洋;他遭遇過通緝、追捕……。
據報導,在小說的結尾,作者提出疑問:這番長途跋涉他贏得了什麼呢?小說給出的答案是:他除了幸福以外,在這次環遊地球中什麼也沒得到。
長途跋涉贏得幸福
網民「花甲背包客」剛剛完成了他們在南極的旅程,從2008年至今的短短3年間,64歲的張廣柱和61歲的王鍾津這對生活在北京的普通老夫婦已經自助遊覽了歐洲、北美、南美等數十個國家,「花甲背包客」的名字成為了背包客中的傳奇。每每談起兩人環球旅行的經歷,張廣柱和王鍾津的話語中總時不時地夾雜著歡笑聲,或許,他們的笑聲中包含的就是凡爾納筆下的「幸福」。
報導表示,語言溝通雖然是有點麻煩,但絕不會成為「攔路虎」。王鍾津笑著說,只要有信心,連比帶畫就能解決問題。一次,老兩口在威尼斯找旅館,老闆說90歐元一晚,老兩口雖然覺得貴,但就是想不起來怎麼表達「打折」的意思。最後張廣柱就得乾脆一邊用中文說「便宜點!」一邊將手由高往下壓,連比帶畫的描述,終於讓老闆明白過來,最後雙方以60歐元的價格成交,老兩口語言不通卻照樣砍價成功。
在88天周遊了歐洲16國之後,「花甲背包客」深刻體會到,出國旅遊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這麼麻煩。而他們的環球之旅也由此順利進行:美國、加拿大、尼泊爾、巴西、南非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澳洲……老兩口越走越遠,卻越走越想走。「一出去就停不下來。」
兩老重新談戀愛了
在經歷了一段段奇妙旅程之後,兩位老人猛然發現,彼此間的距離拉進了,「我們倆就好像重新回到談戀愛的時候」。兩位頭髮已經斑白的老人這樣描述著環球旅程帶給他們的奇妙感受。
報導指出,為了省錢精打細算,王鍾津和張廣柱旅行總是帶著一口鍋,這口鍋也確實為二老省下了不少伙食費。
兩位「花甲背包客」快樂築夢,他們也想勸想環遊世界卻遲未行動的人學學他們:「賣掉房子去旅行!」
「花甲背包客」3年走46國 找到2次初戀的感覺
ETtoday – 2012年4月23日 下午1:34大陸中心/綜合報導
「你怕不怕啊?」漫天星斗的深夜,手電筒的強光照亮一段山路,一對老夫妻背著行囊踏上征程。這是微電影《花甲背包客》開頭一幕,年過6旬的老夫妻帶著大半輩子積蓄,從2008年開始遊覽全球7大洲46個國家。他們說,旅程上遇到一些小困難,需要兩人一起解決,有「2次初戀」的感覺,很美好。微電影主角名叫張廣柱及王鐘津,他們原本是住在北京的普通老夫妻,以前有過豐富的自助旅遊經驗,但那僅止於在大陸;2007年春天,夫妻倆到雲南遊玩,看到一名外國遊客一句中文都不會說,照樣敢跑到大陸偏遠地方,他們有所感悟,於是下定決心要走出國門。
2008年開始至今,張廣柱及王鐘津帶著大半輩子積蓄,走了全球7大洲46個國家。出發之前,兩人都會先做好功課,張廣柱花7至8小時苦背英語短句,王鐘津也學著用電腦打字。
夫妻倆將旅遊經歷發布在部落格上,受到大批網友追捧,他們被稱為「花甲背包客」,還有人因此連繫他們,拍攝了這部微電影。電影拍攝於尼泊爾,內容顯示兩人一起爬山涉水、住青年旅舍、用蹩腳英語交流、乘滑翔傘等,張廣柱還向老伴表達心跡,「這個世界真是太美了。現在我只有一個心願,那就是健健康康的,一起再走30年。」
長約3分22秒的微電影,在影音網站上2天內的點擊量超過450萬。夫妻倆接受《新京報》訪問,談起接下來的安排,表示初定下一站為中東地區;被問到旅遊除了沿路的風景,還有什麼收穫,他們說,「面對一些小挫折、小困難我們需要一起解決,感覺突然有了『2次初戀』的感覺。這種感覺很美好。」
中國「花甲背包客」走向世界
(太原二十四日電)走進馮俊琪的書房,浪漫的愛琴海、壯麗的尼加拉瀑布、冰清玉潔的南極冰川、神秘的泰姬陵,一張張充滿異域風情的照片記錄了這位68歲老人在全球45個國家的足跡。
家住山西長治市的馮俊琪2001年退休後,自費旅行了10年,自己收入的80%左右都投入到了旅遊中。
「辛苦了一輩子,退休以後應該有我們自己的空間。何況孩子們也特別支持。」馮俊琪說,很多中國老人選擇在退休後帶孫子,但他和老伴兒堅持讓兒女們自己帶孩子。
「如果只是看風景,去了幾十個國家後,容易産生視覺疲勞。我是帶着思考去旅遊的,遇到好景就拍,沒有的時候就在思考,所以到哪兒都會感覺很新鮮。」馮俊琪說,出國前會通過網絡、書籍等「預習」,把一個國家的基本情況瞭解清楚了,旅遊的時候就去解決自己的困惑之處。
出去次數多了,見識廣了,馮俊琪的心態變得更加年輕。雖然已近70歲,但是他在國外坐降落傘、在澳大利亞坐過山車,除了蹦極外,年輕人的運動他都參加了。回到家,馮俊琪經常去打乒乓球、練習書法、攝影等。
近些年來,像馮俊琪這樣自費到國外旅行的「花甲背包客」在中國逐漸增多。退休後他們從工作和瑣事中解脫出來,去享受晚年時光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從2008年開始自助游覽了歐洲、北美、南美等數十個國家的北京老人張廣柱和王鍾津更是「花甲背包客」中的傳奇。語言的障礙、經濟的限制等都沒有阻止60多歲老夫婦前進的步伐,他們在旅行中收穫了很多,感覺「好像又重新戀愛了」。
在老人的微博上,網友「笨鷄」說:「能見到花甲婆婆實在是太開心了,她總有說不完的故事,喜歡她哈哈大笑的樣子,我老媽要是能像她那樣放下不該操的心和我老爸環球旅行去就好了。」
中國的出境游始於上世紀90年代,最初以港澳游和新馬泰游為主。隨着中國對外交流、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能力增強,過去被看作奢侈的出境游逐漸走入普通人生活。目前,中國已成為亞洲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。2010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5738.65萬人次,比上年增長20.4%。
同時,出國游已開始由觀光型走向度假休閒型,並且越來越平民化,比起以往出境,中國人選擇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,已經達到140個。
在十多年的旅行過程中,馮俊琪結識了上百位全國各地的團友,有的還成為了他學習的榜樣。馮俊琪說,其中一位遼寧的團友白文明是他在印度旅行時結識的,現在已經86歲了。他去過不少國家,只身一人跑遍了中國所有知名景點,光廟宇即有一千多座。「他告訴我,退休後是人生的第二旅程,衣食無憂,有人生經驗,應該活得更精彩。」
「只要我身體好、經濟狀況還行,就不會停止旅行,它能給我帶來很大的精神收穫。」馮俊琪說,「今年要突破50個國家,4月份去西班牙和葡萄牙,另外視情況打算去更多的中東和東歐國家看看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